中吉文化研究院
发布于 2025-08-03 / 13 阅读
0
0

中吉文化研究院交流论坛:中亚青年学者眼中的上合机遇与文化连接

——访吉尔吉斯斯坦上合青年学者眼中的上合机遇与文化连接

受访嘉宾:别克扎特·贝克纳扎罗夫(国际关系研究专家、上合青年学者)

采访人:汉娜(马哈巴特·阿利别科娃,吉尔吉斯斯坦汉学家)

采访时间:2025 年 08 月 02 日

在“一带一路”和上合组织的框架下,中吉合作不断深化,从基础设施到教育文化,双边关系快速升温。本期我们邀请到曾就读于中国同济大学的吉尔吉斯斯坦上合青年学者别克扎特·贝克纳扎罗夫,一起聊聊他的中国留学体验以及上合合作带来的机遇。

个人经历与留学选择

问: 您好,别克,很高兴您参加我们的论坛,作为吉尔吉斯斯坦上合青年学者,您长期关注国际关系并选择到中国深造,能否结合您的成长经历,谈谈为什么选择同济大学?这段留学经历如何改变了您的国际视野和对中吉关系的理解?

答(Bekzat):您好,我叫别克,今年29岁,来自吉尔吉斯斯坦。我自幼对外部世界尤其是对中国充满好奇,因为我是看中国电影长大的,来到中国后,我选择国际关系专业学习,之所以选择同济大学,一方面是因为其在中国具有较高知名度,国际关系和城市发展研究实力突出;另一方面是我想亲眼看看上海——这座国际化都市与比什凯克有着明显差异。在中国留学经历彻底改变了我的国际视野,培养了跨文化交流和多元合作的能力,在完成毕业论文《一带一路背景下的中吉关系》,撰写过程中我对中吉两国的联系和发展潜力有了更加系统的理解。

留学经历对中国印象的改变

问:作为亲身经历过中国社会发展的留学生,您对中国的印象在学习和生活过程中发生了哪些变化?这种变化对您日后理解“一带一路”倡议有何影响?

答(Bekzat):2014年我第一次去中国,来之前,我的家人和朋友普遍觉得中国节奏快、相对封闭,但实际体验让我发现,中国比我想象的开放得多,尤其是年轻人,他们乐于交流且富有创造力,近年来,随着“一带一路”合作的推进,中国企业在吉尔吉斯斯坦投资越来越多,民众通过媒体看到中国经济发展的速度和科技创新实力,例如数字支付、5G等应用,这些亲身体验和客观变化使我对中国的印象发生了积极转变。从同济大学毕业后,我接触了许多一带一路与上合相关的项目与论坛。说说我身边发生的事情,今年起,水泥供应价格在吉尔吉斯斯坦达到历史高峰,2024年,一家由中方投资的水泥厂开始运营,在对工厂的调研与协调管理时,我们清晰地了解到,该水泥厂项目为当地百姓创造了工作岗位,厂里一部分员工来自中国,另一部分员工是吉尔吉斯斯坦人,这是基于公司成本和本地化策略的选择。吉尔吉斯斯坦经济发展需要一个像中国这样的合作伙伴,中国也愿意投资,这对双方来说有很多合作的机会,很明确地说,这是一带一路与上合论坛为两国合作带来的契机。

吉尔吉斯斯坦公众对中国态度的变化

问:您接触到的吉尔吉斯斯坦朋友、家人及同事,对中国的态度在这几年是否有显著变化?是什么推动了这种变化?

答(Bekzat):以前吉尔吉斯斯坦民众对中国的印象大多停留在“廉价商品、人口众多”这样的刻板印象,但随着两国交流加深,这种看法发生了很大变化,比如目前在吉尔吉斯斯坦的孔子学院已增至4所,学习中文成为趋势,最近吉尔吉斯斯坦与中国联合成立了中吉大学,启动交换生项目,可预见的未来也会有越来越多年轻人选择到中国留学,而中吉大学也将培养更多了解吉尔吉斯斯坦的中国留学生。目前,在吉尔吉斯斯坦学习中文、使用中国产品的年轻人越来越多,电子产品尤其受欢迎,人们对中国的技术实力和文化魅力认同度明显上升,我们可以看到,仅仅在2024年,吉尔吉斯斯坦中文学习人数突破2万人,比2017年增长近一倍,而新成立的中吉大学已经与上海交通大学、兰州大学等已签署科研合作和师资交流协议。

对“一带一路”和上合组织的态度

问:从您的观察看,吉尔吉斯斯坦社会对于“一带一路”和上合组织的总体态度是怎样的?支持与担忧的焦点分别在哪里?

答(Bekzat):整体来说是支持的,但也有担忧。民众支持的理由主要是项目可以改善交通和能源基础设施、创造就业机会、推动人文交流以及更多的商业机会。而大家比较担心的焦点在于:外债依赖(约50%以上的外债来自中国)、环境保护压力、土地资源紧张。不过总的来说,合作带来的实际收益更大,例如南北公路改善了物流运输,带动了地方经济发展,因此支持声占主流。我们都知道在上合组织框架下,中吉签署了30余项合作文件,涵盖交通基础设施、能源、农业、教育等领域,而在2023年,吉尔吉斯斯坦GDP增长5.1%,其中40%来自外部投资和基础设施改善。

与上合组织相关的经历

问:您个人是否参与过与上合组织相关的活动或项目?这些经历对您理解区域合作的现实意义有什么启示?

答(Bekzat):2024年,我作为吉尔吉斯斯坦青年代表参加了“上合组织青年论坛”,讨论了数字经济、绿色能源和区域安全等问题。甚至我的毕业论文也研究了上合框架下的中吉关系,让我切实感受到上合组织为区域合作提供的制度化保障和可持续性空间。

上合组织对中吉合作的促进作用

问:在您看来,上合组织的多边合作机制对中吉文化交流、青年互动以及经贸合作产生了哪些实际推动作用?

答(Bekzat):上合组织是推动区域合作的重要平台,其实上合组织也给我们青年交流创造了很多机会,比如联合大学、交换生这些项目都变得更常态化了,可以增强文化互访频率(旅游、艺术节和文化节活动),可以提升经贸对接效率(交通和能源项目获得国际保障和资金支持),这些实质性合作为青年一代认知融合和企业合作创造了更多机会。

马哈巴特·阿利别科娃:是的,目前,“绿色丝路合作倡议”和“数字上合”都将成为双方重要的期望目标,我们“中吉文化研究院”在与相关机构也提出过细节与建议。

中吉合作亮点与未来方向

问:结合您的国际关系研究背景,您认为目前中吉合作的最大亮点在哪里?未来哪些领域可能成为双方进一步深化合作的重点方向?

答(Bekzat):最大的亮点在于基础设施建设(南北公路、中国路桥公司承建马纳斯机场改造、中吉铁路启动)、能源合作(纳伦州和楚河州光伏项目落地)、就业带动(承接从俄罗斯回流的吉尔吉斯斯坦劳动力)。我个人比较看好几个方向:绿色能源(风能、太阳能、储能项目)、跨境电商(利用中国电商平台和物流体系)、数字经济(智慧城市、5G基础设施建设)以及教育与文化交流(联合学位、数字教育平台)。

最具潜力的文化或教育项目

问:在文化和教育领域,您认为哪些项目最有潜力成为中吉双方重点投资的合作方向?为什么?

答(Bekzat):教育合作最具潜力,可以重点发展“中吉联合教育中心”和跨境在线教育平台,培养懂中文、懂技术的复合型人才,为企业合作提供长期人才保障,目前吉尔吉斯斯坦数字技能和跨国商务人才仍存在明显缺口,我建议可以从这方面考虑。

民间机构的作用

问:您如何看待像“中吉文化研究院”这样的民间机构在促进双边关系、推动政府和企业合作中的独特作用?

答(Bekzat):很高兴看到“中吉文化研究院”这样的民间机构的发展,吉尔吉斯斯坦与中国之间非常缺乏这样的机构协调两地企业与政府,民间机构可以发挥桥梁作用,如组织文化交流活动和青年论坛,增进民众互相理解;承接地方政府和企业合作需求,提供语言、文化培训和咨询服务;搭建企业对接平台,推动中小企业参与国际合作。

一句话向中国人推荐吉尔吉斯斯坦

问:如果让您用一句话向中国朋友推荐吉尔吉斯斯坦,您会怎么说?

答(Bekzat):“如果你想感受真正的自由与宁静,就来吉尔吉斯斯坦吧,这里有蓝天白云、清澈湖泊,还有热情好客的朋友在等你。”

总结: 通过本次访谈,我们看到了中吉上合青年学者在亲历中国留学与上合组织合作框架后,对双边关系的独特理解与积极评价,别克扎特·贝克纳扎罗夫的经历不仅展示了个人跨文化成长的过程,也反映出中吉合作在基础设施建设、教育文化交流、数字经济与绿色能源等领域的巨大潜力。面向未来,教育合作、数字经济、绿色能源和文化交流将是中吉深化合作的重要方向,而民间机构的桥梁作用将继续推动双边关系向更高水平发展。

中吉文化研究院(一带一路研究中心) 资料与整理:Malika 审稿人:翁健阳


评论